支撐桿防腐處理的工藝流程通常分為預處理、防腐層施工和后處理三個階段,旨在提升材料的耐候性與使用壽命。以下為典型流程:
一、表面預處理
1. 機械清理:通過噴砂或拋丸去除表面氧化皮、銹跡及雜質,使基材達到Sa2.5級清潔度(ISO標準),形成粗糙表面以增強涂層附著力。
2. 化學處理:
- 脫脂:使用堿性溶液或清除油污;
- 酸洗:鹽酸或硫酸浸泡溶解頑固銹層;
- 磷化/鈍化:生成磷酸鹽或鉻酸鹽轉化膜,提升防腐性能。
二、防腐層施工
根據應用環境選擇工藝:
1. 熱浸鍍鋅:
- 預熱支撐桿至200-300℃,浸入450℃熔融鋅液,形成60-80μm鋅層,冷卻后生成鋅鐵合金層。
2. 噴涂工藝:
- 底漆:環氧富鋅底漆(干膜厚度≥40μm),提供陰極保護;
- 中間漆:環氧云鐵漆(60-80μm),增強封閉性;
- 面漆:聚氨酯或氟碳面漆(40-60μm),抗紫外線及化學腐蝕。
3. 粉末涂裝:靜電噴涂環氧/聚酯粉末,180-200℃固化形成致密涂層。
三、后處理與質檢
1. 固化:涂料需在恒溫烘房內按工藝要求固化(如環氧漆24小時表干,7天完全固化)。
2. 冷卻:熱鍍鋅件水冷后檢測鋅層均勻性。
3. 質量檢測:
- 厚度檢測:磁性測厚儀驗證涂層是否達標;
- 附著力測試:劃格法或拉力試驗;
- 孔隙率檢測:高壓電火花檢漏。
四、環境控制
車間需保持濕度≤85%、溫度10-35℃,避免結露影響涂層質量。廢液需中和處理,符合環保標準。
該流程通過多重防護機制,確保支撐桿在潮濕、鹽霧等惡劣環境中達到10年以上的防腐壽命。實際應用中需根據工況調整工藝參數,如海洋環境需增加涂層厚度或采用重防腐體系。